3D 技术直播体育赛事,阿森纳曼联一战具有划时代意义

新快报报道称,本轮英超“阿森纳VS曼联”的比赛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并不是因为比赛过程和结果有多么重要,而是因为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利用3D技术进行现场直播的体育赛事。

在伦敦、曼彻斯特、卡迪夫、爱丁堡和爱尔兰都柏林的9家酒吧,球迷们通过现场3D屏幕体验了有史以来第一次3D直播,这甚至让阿森纳球迷忘记了输球的痛苦。球迷亚历克斯赛后说:“最激动人心的是球门后方摄像机提供的慢动作回放,鲁尼的射门直接飞向我,我甚至感觉自己就是阿森纳门将阿穆尼亚,他成功扑出了这一球。”

2009年12月10日英超不转播,3D电影《阿凡达》登陆英国,《太阳报》称赞其为“近十年来最炫目的电影”,足以说明英国人和中国人对3D所创造的美感的震撼。随着3D立体投影的爱好者越来越多,天空广播承诺从今年春季开始每周向当地球迷转播一场3D比赛,为英国和爱尔兰100多家俱乐部的球迷带来一场视觉盛宴。

为了使首次3D直播大获成功,天空电视台筹备了两年多的时间。在此之前,他们的技术团队还飞赴美国,向3D电影的先驱、《阿凡达》导演詹姆斯·卡梅隆请教。负责3D项目的经理达伦·朗说:“卡梅隆是3D成像技术的先知,他的生活、呼吸和饮食都离不开3D技术,他希望看到3D的复兴。”一切准备就绪后,天空电视台选择了“阿森纳对曼联”的强强对话,并组建了两个独立的评论员、摄像组和制作组。前阿森纳球员阿兰·史密斯和评论员阿兰·帕里有幸成为首次3D直播的评论员。

3D 广播是如何进行的?两个摄像头模拟左眼和右眼

D是英文“线、维度”的前缀,3D指的是三维空间。所谓3D图像,就是在常见的二维图像(2D图像)上增加了一个维度的三维图像(3D图像)。

人的两眼间距约5厘米,除了直视前方外,两眼看任何东西都不会以同一角度看英超不转播,虽然差别很小,但通过视网膜传递到大脑,大脑利用这一微小的差别产生距离的深度,从而产生立体感。一只眼睛虽然能看到一个物体,但要分辨出物体的远近却并不容易。根据这一原理,如果用同一场景,以两眼视角的差别形成两幅图像,然后让每只眼睛分别看到自己侧面的图像,大脑就能通过视网膜产生立体的景深感。各种立体演示技术也都利用了这个原理,我们称之为“偏振原理”。

目前科学界的3D系统主要有两种,主动式3D系统和被动式3D系统,它们的共同点就是观众需要佩戴特制的眼镜;不同之处在于前者是利用眼镜左右镜片的高速切换来实现3D效果,而后者则是通过以每秒100次的速度打开和关闭眼镜上的镜片来实现3D效果。

1、两个高清摄像机同时拍摄同一图像,就像人的左眼和右眼同时看一个物体一样。

2.两个摄像头所拍摄的图像通过3D处理器生成3D图像。

3、3D图像被压缩成数据,通过卫星传送到千家万户,用户通过连接数字电视机顶盒的卫星天线接收,然后在3D电视上播放。

4、观众在观看时需要佩戴专门的3D眼镜,但随着3D电视技术的发展,未来观众有望摆脱眼镜的负担,这种眼镜可以使左右眼看到不同的图像,从而让大脑产生立体的纵深感。

3D 电视尚未上市

3D电视的两大阻碍是价格和普及,即使是最早推广3D直播的英国,3D电视也尚未面市。

不过2010年将是3D电视的起步年,许多厂商都在生产3D电视。据英国媒体估计,首款公开发售的3D电视将于今年夏天上市,预计售价在1000英镑(约合人民币10860元)至2000英镑之间,远高于普通HD(高清)电视的零售价。

对于中国球迷来说,他们可能还需要等待一段时间才能享受3D足球比赛。此外,每台3D电视动辄数万元的价格也让大多数中国人望而却步。毕竟,中国球迷甚至不会购买每年花费数百元的付费频道。

电视广播史

1931年,英国广播公司现场直播了一场赛马比赛,这被公认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电视直播的体育赛事。

1951年英超不转播,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现场直播了另一场赛马比赛,这是首次对体育赛事进行彩色直播。

1964年,东京奥运会开幕式成为第一个通过卫星彩色直播的体育赛事。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的现场直播首次在电视信号中实现了立体声。

1998 年,哥伦比亚广播公司 (CBS) 首次以高清 (HD) 方式转播国家橄榄球联盟。

2010年1月31日,天空电视台首次采用3D技术转播了英超联赛阿森纳队与曼联队的比赛。

标签: 英超不转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