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合理-张卫平传10 月 4 日上线,见证中国篮球传奇

搜狐体育 2017/10/03 16:31

(很有道理——张伟平传记)

10月4日正式上线)

文/币安(腾讯体育首席撰稿人)

生活慢慢变成了一本书,过往如花般绚烂,回忆依旧温馨。

他的人生经历,是一本关于篮球的书,记录了新中国篮球奋进、称霸亚洲的历程,记录了中国篮球运动员在美国白手起家、最终通过努力获得认可的岁月,记录了中国媒体与NBA搭建起中美体育文化交流桥梁的岁月。

他就是中国篮球著名运动员、中国篮球50年发展史的见证者张卫平。

回顾历史、致敬传奇,全网首部中国篮球巨星传记——由腾讯体育篮球主编黄毅(Ayu)撰写、腾讯体育独家出品、张卫平唯一官方授权传记《很讲道理——张卫平传记》即将于10月4日上线。

(他曾被誉为“篮筐魔术师”)

他是“篮下魔术师”

2016年2月,姚明入选篮球名人堂,张卫平作为腾讯特约记者对姚明进行了专访。采访中,姚明和张教练谈到了中国篮球名人堂的话题。姚明真诚地说:“我希望我们也能早日建立中国篮球名人堂,让这些年来为中国篮球做出贡献的前辈们不会被遗忘,比如钱教练,比如您。”

当姚明说张镇麟在中国篮球名人堂中一定会有一席之地时,张镇麟笑着摆了摆手。熟悉张镇麟的球迷都知道,张镇麟是我国著名篮球教练钱澄海的弟子。张镇麟十分尊敬恩师,在平时的解说工作中,他经常提到钱澄海独特的快攻战术,却很少提到他对国家队的贡献。对张镇麟来说,那些成绩是陪伴中国篮球成长的经历,他从未拿来当炫耀的资本。

但历史不会忘记张卫平教练在球员和教练员任职期间,为中国篮球的发展所发挥的推动作用,《很讲道理——张卫平传》应运而生。

张卫平1950年12月19日出生于北京协和医院,生长在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家庭。在高学历家庭的熏陶下,张卫平拥有运动员中少有的优雅气质,热爱学习,胸怀宽广,为他日后在篮球生涯中不断克服困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0岁的时候,张卫平进入什刹海业余体校学习篮球。不到15岁的时候,张卫平就入选了北京少年篮球四队,一年后进入少年一队,不到20岁的时候,就进入了北京男篮一队。他在场上司职大前锋。1米93的身高打四号位比较不利,张卫平就通过增加力量来弥补身高的差距。他随北京举重队训练,凭借着刻苦的训练,他的力量水平达到了专业举重运动员的水平。那时的张卫平在掰腕子的圈子里所向披靡,即便是年近50岁退役之后,国家队的队员也没有他强。

勤奋好学的张卫平不仅身体素质出色,篮球技术也相当不错。一位老球迷曾这样回忆张卫平球员时期的模样:“他跟NBA里的巴克利很像,虽然个子不高,但身体素质很好,能在内线奔跑,能和大个子对抗,外线投射也相当不错。”

1973年,张卫平入选国家队,成为70年代中国男篮重建后首批国家队球员之一。在教练钱澄海的栽培下,张卫平迅速成为国家队的得分利器,场均得分20+。张卫平帮助中国男篮夺得1975年、1977年、1979年亚锦赛冠军nba官方历史前二十巨星,并在1978年亚运会上夺得金牌。凭借出色的身体条件和高超的进攻技术,张卫平多次当选“亚洲最佳前锋”,对手称他为“篮下魔术师”。

1978年菲律宾男篮世锦赛,张卫平参加的7场比赛平均每场得分25.3分,其中3场得分30+,对战捷克35分、对战多米尼加32分、对战韩国30分,并入围全明星阵容。场均25.3分创下了中国球员在世锦赛上的纪录,至今仍位列世锦赛历史场均得分第四位。

退役后,张卫平进入北京体育学院深造,他不仅技术精湛,考试成绩也名列前茅,毕业时,他的多门科目成绩都是班级第一,最高的时候也进了前三名。

学成归来后,张卫平走上了教练岗位。1985年,在恩师钱澄海的提携下,他被调到中国男篮执教,负责国家队全年运动量和训练强度的安排,同时重点指导内线队员的技术动作。在担任国家队教练期间,张卫平悉心辅佐钱澄海,帮助中国队在各项重大比赛中取得佳绩。其中,中国男篮在1986年西班牙男篮世锦赛上取得第九名的历史性突破,成为迄今为止唯一一支在半决赛中夺冠的国家队。

作为球员和教练,张卫平见证了中国男篮的重新崛起、称霸亚洲,也体会过失败的辛酸和难以言表的无奈。1988年汉城奥运会,中国代表团成绩不佳,只获得了5枚金牌,男篮在12支参赛队伍中排名倒数第二。奥运会后,主教练钱澄海推荐张卫平接任新一届中国男篮主教练,但钱澄海的建议没有被采纳。张卫平的才华难以施展,他随后选择去美国开始新的奋斗。

张卫平球员、教练生涯的故事,远非短短几段文字可以描述清楚。这段历史,浓缩了一个时代中国篮球人的精神,是中国篮球复兴路上的艰难探索,其中不乏鲜为人知的。《很有道理——张卫平传》由张卫平亲口讲述,全面回顾了跨越五十余年的中国篮球历史,堪称一部全面的中国篮球史。

如果你想进一步了解中国篮球的前世今生,揭秘外界未知的、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大事件,那么你一定不能错过10月4日起腾讯体育连载的《很讲道理-张卫平传》。

(他在美国工作了八年)

在美国白手起家

2015年12月,张教练采访了即将退役的科比,张教练问科比,打了这么多年,突然停下脚步,有什么感受,不知道那一刻,张教练有没有依稀想起自己退役后去美国闯荡的时光。

1997年,科比19岁,刚进入NBA一个赛季,张卫平教练已经46岁,在美国学习工作了8年多。这8年对于张卫平教练来说,可谓是坎坷与坎坷。在国内的时候,张卫平是著名的运动员、国家队教练,更是为国争光的英雄。但来到美国,所有的荣誉都没了,一切又要从头开始。

那段时间,张伟平先是给运动队打工,每小时工资只有5美元,还做过图书管理员。这些工作待遇不高,工作也很琐碎,但张伟平都踏踏实实的完成了。在芝加哥大学财务处任职期间nba官方历史前二十巨星,试用期第二个月,张伟平就已经是整个财务处完成账单最多的人,此后也长期保持榜首。正是凭借这样的热情和认真执着的工作态度,张伟平在美国站稳了脚跟,适应了当地的文化,积累了人脉,熟悉了语言。

1992年,张伟平因为家庭原因从芝加哥来到洛杉矶,再次白手起家。张伟平在一家啤酒公司担任销售代表,用了四年时间完成了从兼职到全职的职业升级,随后又升职为负责整个西部地区的区域销售经理。张伟平离开公司时,老板曾承诺“给你留一个职位,终身不换”。

在美国打拼的日子里,张卫平虽然很辛苦,但是他始终和中国男篮保持着联系,帮助国家队和俱乐部人员多次赴美考察、训练、比赛,组织美国教练来华授课。在中美篮球交流方面,张卫平亲自打理,体现了一个篮球人对这项运动最朴素的热爱,以及对祖国篮球事业蓬勃发展的渴望。篮球是张卫平的最爱,不管他在其他领域的成绩有多好,他始终向往着做篮球相关的工作。1996年,机会终于来了。

他把过去二十年所取得的成绩全部清零,在异国他乡孤身奋战,等待着与篮球重逢的那一天。或许你通过媒体了解过张教练来美国后的早期经历,但或许你并不清楚其中的细节,因为张教练很少提及那些经历。他乐观豁达的精神,让那些苦涩的经历,成为他人生中收获颇丰的旅程。

在腾讯体育出品的《非常有道理——张卫平传记》中,张教练将讲述更多幕后故事,让大家更深入地了解一位中国篮球运动员在美国奋斗的历程。张教练丰富多彩的人生经历决定了全网首部中国篮球巨星系列传记的深度和广度,该系列传记将于10月4日上线。

(他从球员、教练转型为评论员、记者)

NBA 报道领袖

在中国媒体报道NBA的历史上,有一张经典的照片,那就是NBA传奇中锋张伯伦接受来自中国的篮球媒体人的采访,两人在采访结束后拥抱合影。这张照片之所以具有历史意义,是因为在此之前,中国媒体对NBA的报道,多局限于现役球员和球队,对NBA的过去缺乏深入的挖掘。1997年的全明星周末,给了中国媒体深入了解NBA的绝佳机会。

当年的全明星赛期间,NBA举行了50位历史上最伟大的球星的庆典。活动上,除了已故的马拉维奇、杰里·韦斯特和奥尼尔因故未能出席外,其余47位巨星齐聚克利夫兰。中央电视台对活动进行了全程直播,中央电视台的评论顾问在现场采访了包括张伯伦在内的多位NBA历史巨星。

那次采访不仅让中国球迷知道了NBA历史上有那么多的巨星,更是对中国篮球媒体进行了一次NBA史料的彻底“扫盲”,让国内篮球媒体人大开眼界。原来NBA不仅有乔丹、奥尼尔这样的巨星,还有张伯伦、拉塞尔这样的传奇巨星nba官方历史前二十巨星,他们的成就和数据让人瞠目结舌。

其实,张卫平和张伯伦早在1978年就认识了。当时,中国男篮历史上首次访美,张卫平是国家队的主力得分手,和前来观赛的张伯伦一拍即合。也正因如此,两人在1997年的全明星赛上重逢,聊得很开心。

经过1997年的洗礼,中国篮球媒体开始研究NBA传奇球星和历史典故,对NBA的报道进入了新的阶段。这带动了篮球媒体的快速发展和繁荣。这个时代的到来,与张卫平在克利夫兰全明星周末采访球星有直接关系。

1996年,张卫平接受多年好友孙正平的邀请,开始担任中央电视台NBA评论顾问。从这一年开始,除了极其特殊的情况(如1999年NBA总决赛停赛)外,张卫平每年都会现场评论全明星赛和总决赛,创下了连续现场评论总决赛次数的世界纪录。

张卫平的解说专业严谨,又不失幽默诙谐,很多解说都成为球迷喜闻乐见的经典。球迷们非常喜欢这个发自内心热爱篮球、有自己独特解说风格、让人既喜欢又让人敬佩的老者。张教练与时俱进,总是能跟上时代潮流,比如他会唱深受球迷喜爱的中国嘻哈,而他那至老不辍的学习精神更是让人敬佩。

自2010年起,张卫平长期担任腾讯体育特约顾问,为腾讯体育网友带来NBA现场报道。因为要去一线采访,张卫平赛季期间非常忙碌,平均每个月需要出差20多天。热爱篮球的张教练乐此不疲,享受着这种忙碌的生活。“每个赛季我都会去联盟各个球队探访”,张教练说,“只有去一线,才能拿到第一手资料,才能把最真实的NBA展现给球迷。”

张教练说,他走访过NBA全部30支球队,对NBA的每座球场都了如指掌。随着岁月的流逝,张教练在NBA的人脉越来越广,每支球队、每座球场都有熟人,很多球队的经理都是张教练的朋友。在现场采访时,有时会有工作人员过来和张教练打招呼:“卫平你好,很高兴又见到你!”

如今,张教练从事篮球报道工作已有二十多年,但他对待工作的认真态度始终没有变。美国国内航班一般要求乘客在飞机起飞前45分钟到达机场,张教练一定会在起飞前两小时到达,以防出现意外情况耽误工作。比赛日,张教练总会提前三个小时到达赛场,做好一切准备。

张教练多年的采访经验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深受NBA球员的敬重。有些球星在接受记者一波波采访后已经很累了,不想再说话了,但面对张教练,他们还是会配合采访,回答问题。这就是一位资深篮球运动员的个人魅力。张教练曾独家采访过NBA历史得分榜前八名的巨星,这在国内媒体中尚属首例。

NBA官网记者称张卫平是解说界的“摇滚巨星”和“传奇人物”,是NBA国际媒体界最具影响力的人物。在北京举行的2016年NBA中国赛上,NBA主席亚当·萧华亲自为张卫平颁发了一座特殊的奖杯,感谢他和他这一代媒体人为篮球运动推广做出的杰出贡献。

作为中国媒体中资历最深的NBA记者,张卫平有很多NBA故事和笑话在公众中广为流传,但张卫平本人却很少提及。这次的《很有道理——张卫平传》是个例外。在这部传记中,张卫平讲述了自己20多年报道NBA的经历,还原了很多重大事件。这是一部罕见的NBA现场采访史,保证让你尖叫连连。

(他曾独家专访过NBA历史上得分王前八名)

为祖国篮球再立功

虽然从事NBA报道,但是张卫平始终没有忘记祖国篮球事业的发展。

1997年,张卫平担任IMG(国际管理集团)亚洲总部中国区高级经理,负责男篮A联赛(CBA联赛前身)的运营和推广工作。其间,张卫平除了高效完成篮协对接各球队、落实赞助商权益、服务各类媒体等工作职责外,还积极致力于青少年篮球运动的发展,组织开展各种中美篮球文化交流活动,包括邀请NBA教练为CBA教练开设工作坊、带领中国国家青年女篮和中国国家女篮访美、陪同CBA球队总经理参观NBA总部等。

张卫平从2004年起创办了“张卫平篮球班”青少年篮球训练营,从第二年开始,连续九年成为乔丹篮球训练营中国区唯一官方合作伙伴,被美国驻华大使馆视为“中美文化交流”重要组成部分,连续九年签证通过率100%。 “张卫平篮球班”历时十年,成为国内最负盛名、最受欢迎的青少年篮球训练营品牌之一。

在青少年篮球发展方面,张卫平还担任CUBA篮球事务高级总监,成为整个联盟的“主教练”。

和他同龄的很多篮球运动员都已经退役了,但张军依然为篮球而努力,这就是热爱,他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篮球,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阻碍,他都没有放弃自己的篮球梦想,张军就是这样的篮球运动员。

“我从事篮球工作了一辈子,现在还在做自己最热爱的事情,我很知足,很快乐。”张教练说,“做任何事都力求做到最好,这是我做运动员时养成的习惯,现在做媒体也一样。”

(他也是中国男篮最早的“鲜肉”之一)

时光缓缓流淌,昔日中国篮球的青年才俊如今已历经沧桑,但他对篮球的热爱却永远年轻。腾讯体育独家出品的《非常有道理——张卫平传》希望将这份永远年轻的篮球热爱传递下去。这不仅是一部传记,更是一部跨越半个世纪的篮球发展史。有欢笑有泪水,有对篮球最美的憧憬,更是凝聚了一代篮球人艰辛奋斗的过程。

10月4日,网络首本中国篮球巨星传记《非常有道理——张卫平传记》上线,这是张卫平唯一官方授权传记,由腾讯体育篮球编辑黄毅(Ayu)撰写,腾讯体育独家出品,将于每周一至周五早间准时连载。我们从小听着张卫平的解说长大,这次我们陪老爷子重温50年的篮球故事。

传记内容于腾讯体育独家发布,并同步收录于作者阿宇微信公众号“鱼乐NBA”(搜索微信公众号“鱼乐NBA”或“”)及企鹅号“鱼乐篮球”(腾讯新闻App、天天快报App搜索“鱼乐篮球”),欢迎收听并敬请期待精彩。

10月4日,中秋节,

非常合理,到时候见!

明日预告:

你可知道,

张伟平究竟出身于一个什么样的大家族?

他的家庭背景是怎样的?

他的童年有哪些令人难忘的故事?……

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张教练吗?请直接在文章末尾留言。如果是好问题,我会转告张教练,让他有空的时候回答。

讲述人:张伟平

标签: nba官方历史前二十巨星